医院院报文章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院报文章 >2021年第三期 >【多学科联合救治】我院开展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成功抢救大咯血患者

【多学科联合救治】我院开展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成功抢救大咯血患者

发布时间:2022-02-10 10:23:01本文来源: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阅读次数:

 

近日,我院多学科联合成功救治一名大咯血患者。患者韦某,79岁,浦北县人,患肺结核4年。因不规律用药2年,造成肺毁损,于3月下旬病情加重咯血不止。在当地医院治疗多日、抢救多次、输血多次,效果不佳,仍有大量咯血,遂呼我院急诊科出诊接回。

患者不仅患有肺结核及肺毁损,同时合并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慢性胃炎等近十种疾病,在我院亦经历多次抢救、多次输血,治疗难度非常大,特别是咯血。随时有出现大量咯血堵塞气管导致窒息死亡的生命危险。

许承琼副院长听说患者情况后,立即组织召开多学科联合会诊。感染科、胸心外科、心内一科、呼吸与危重症一区、血液科、麻醉科等专家共同讨论制定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凌毅说道:“患者肺毁损,胸膜黏连严重,几乎不可行外科手术,介入手术仍有生存希望”。最终,专家团队为患者制定出了最佳治疗方案——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介入科迅速启动应急程序,准备好手术器械,医护人员就位。手术最难点在于:一是在众多血管中精准的找到出血的血管,二是需将微导管精确的送到靶血管。手术过程中,病人不时的咯血,手术完成后,病人咯血症状马上缓解。

许承琼副院长介绍,咯血作为内科常见病,其病因较复杂,多源于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病变,且多伴反复咳血史和贫血貌,部分大咯血患者可因呼吸道大量血液堵塞或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需及时采取诊治。既往咯血一般首选内科药物治疗,但常规药物治疗的效果多不理想,加之外科手术的风险相对较高,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耐受。这种情况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其具有止血速度快、微创、安全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与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咯血的诊治价值已得到临床认可并作为治疗大咯血的首选方案。据了解,这是北部湾沿海地区首例独立开展的技术,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我院开展,标志着我院血管介入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供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多学科联合救治】我院开展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成功抢救大咯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