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医师节】钦州市优秀医师杨新疆:时刻坚守在那个24小时不熄灯、为生命站岗之地的急诊科医生
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今年医师节的主题是“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为进一步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彰显医务工作者护佑人民健康的职责使命,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钦州市卫生健康委评选出100名优秀医师并予以通报表扬。其中,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10名医生榜上有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2023年钦州市优秀医师荣誉获得者——杨新疆,了解他的事迹,向榜样学习!
扎根急诊,做健康“守门人”
从医二十余载,杨新疆一直扎根临床一线,扎根急诊科室第一线,“急诊科,一个24小时不熄灯、为生命站岗的地方!”杨新疆这样评价自己所在的科室。从医多年,无论寒暑,无论节假日,杨新疆始终坚守在那间小小的急诊诊室。在急诊科,救护车的警笛声、抢救床的滚轮声、患者的呻吟声、分诊台嘶哑的喊声、医护人员匆忙的脚步声、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各种仪器的报警声……每每这些声音响起,就意味着急诊科正在经历一场生死较量。而这些场景也正是杨新疆每天经历的。择一事,度一生,杨新疆愿意将自己医生奉献给急诊医学事业。他熟练掌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院前、院内抢救以及急性创伤的院前救治,尤其擅长急性中毒、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救治,对多种急、危、重症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杨新疆积极参与院前各种急危重症的急救,院内日常急诊急救工作,参与临床教学。曾多次获评为医院“优秀员工、十佳医生、优秀农工党党员”。
跨越千里 不放弃任何一丝救治机会
在急诊第一线工作多年,杨新疆习惯了随叫随到,随时坐车外出外地接回病人的工作,很多时候顾不得吃饭就要外出接诊,再回到时饭菜早已经冷了,这么多年,有两次千里救治的经历最让他难忘。
2003年5月的一天早上,值了一宿夜班的杨新疆正在交班时,一位病人家属拜托杨新疆出诊接她大哥回来,她大哥因肾功能衰竭,在广州行肾脏移植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经积极治疗,病情仍日益加重,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救治无望。家属要求出诊接回钦州与亲戚朋友见最后一面,她们已经完全了解病情及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当时的医疗条件相对较差,转运条件只有一个呼吸囊,一个监护仪,一瓶氧气,没有呼吸机,除颤仪……就这样,近8个小时的路程,杨新疆一路捏着呼吸囊回来,分秒不停,硬是把病人安全转运回来,让家属们不留遗憾。另外一件事情同样让杨新疆记忆犹新。2012年8月,云南省普洱市一位车祸患者,当地医院要求截肢救治,病人及家属不同意,要求我院急诊科出诊接回。杨新疆医生来回3天2夜,3000多公里,昼夜不眠,终于把病人转运回我院,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肯定。
这是杨新疆在急诊二十余年工作的日常,却也是让他骄傲、为之奋斗的战场。
“疫”无反顾,筑牢坚强的“堤坝”
2022年岁末,随着疫情防控“新十条”的优化落实,与新冠病毒的战斗进入了新阶段。作为救治患者的前沿阵地、挽救患者生命之急的主战场,急诊科一直是保卫人民健康最坚强的后盾。然而面对本轮大规模新冠病毒感染的冲击,急诊科医护们几乎全部“中招”,杨新疆也不例外,但是,骤增的急诊量碰上医务人员人手不足,一边是焦灼、痛苦的患者,一边是坚守、疲惫的医护,一身白衣、绿袍的急诊人再次成为“黎明之前”阻挡疫情的第一道“防溃堤”。此时,杨新疆主动请缨,拖着病体坚持坐诊在急诊诊室里面,为发热患者筑起一道坚强的“堤坝”。也因为出色的工作和感人的事迹,被钦州电视台作为先进典型宣传报道。除了日常坐诊,杨新疆积极参与医院的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参与标本采集,送检,信息报告,全面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为打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榜样是一种力量,
是一面旗帜,
是一座灯塔,
让我们向榜样学习,
汲取精神粮食,凝聚力量,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虚心学习的态度谱写新篇章。
核发 | 吴天俊
审核 | 韦瑞文
文图 |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编辑 | 周期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