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牵患者35年——走近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综合科护士长利梅芬
2017-05-26本文来源: (2017年5月23日06版《钦州日报》,作者/李建城 实习生 周红)阅读次数:
白衣天使,是人们对护士最美的称呼,但对于已在护理岗位上工作了35年的利梅芬来说,“旋转的陀螺”,才更加贴切。
18岁走上护理岗位,在乡镇卫生院服务群众近10年后,她来到市二医院,在儿科一待就是20多年。现在,退居二线的她,依然孜孜以求,不断学习和创新护理方法,在提升医院护理水平上尽心尽力。
她说,忙碌是常态,而创新,是新时期护理服务的新常态。
一线护理三十载
18岁正是青春年华,在那年,利梅芬走上了35年的护理之路。
“那时在钦州,乡镇卫生院条件比较差,而且缺护士,来到大垌镇卫生院工作时,只有我一个护士。”她说。
条件差到什么程度?“医用的棉签和胶带很紧缺,遇到特殊情况,只能买材料,自己动手包起来,灭菌后拿来用,要使用的胶布条也得自己从长长的大块胶布上一条条撕下来。”
环境艰苦,却磨砺了她。她一个人打理着全院的病房,照顾着所有患者,往往在白天忙碌一天后,还要在晚上被老医生叫醒去处理急诊病人,起床后用凉水洗把脸后,继续为患者服务。“但我觉得很充实,很珍惜自己的工作,也很快乐。”她说。
在乡镇工作的8年,很快就过去了,一次机会,她转到了市二医院,先后在内科、急诊科和儿科做护士。
在市二医院儿科刚刚起步的时候,利梅芬成为了儿科最早的护士(后升任护士长),并且一待就是20多年。期间,为了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更好服务于患儿,她一门心思钻研儿科护理的新方法、新技术,并应用到护理工作中,带领着年轻的儿科护理团队,创造着一个个骄人的成绩。
2010年的一天,一个10岁左右的患儿被紧急送到儿科病房,他全身红肿、脱皮、溃烂,病情十分危急,随时有生命危险。在医生的抢救下,患儿的病情暂时稳定,但护理却成了大问题。
“他皮肤溃烂很严重,睡觉、打针和换药都很困难,每次护理他,都需要花费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利梅芬说。为了给他打一针,利梅芬要用一层纱布护住他的皮肤,再固定针头,减少患儿的疼痛。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护理,患儿的新皮肤渐渐长了出来,病情也有明显好转,最终顺利出院。
由于工作出色,利梅芬被从护理一线调到护理部做管理工作,负责新生儿科、产房、ICU、手术室、急诊科等10多个特殊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一边培养着年轻护士,一边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学习护理技巧。“一转眼就35年了,我照顾过的患者不计其数,最开心的就是看到他们康复出院。现在,我的重心就是培养年轻护士,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她说。
创新技术不停歇
对儿科,利梅芬有很深的感情,也有很大的贡献。她发明的“输液固定护手垫”,在2006年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婴幼儿手足部静脉留置针8字形固定法”“婴幼儿桡动脉穿刺十字定位法”等儿科护理新方法,也荣获钦州医学奖励,并推广、沿用至今。
“护理水平的提高,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婴幼儿的护理在医学里是比较难的,特别是打针,很难找准血管,所以我一直在尝试新方法新技术。”利梅芬说。
在她发明“婴幼儿手足部静脉留置针8字形固定法”之前,因为患儿多动,护士给患儿打针,通常需要两个人相互协助,有时还得重复打针,浪费人力和材料。在静脉留置针逐渐应用起来后,如何固定也成问题。根据多年经验,利梅芬在工作之余,和其他护士一起琢磨研究,寻找最合适的固定方法,多次尝试后,终于发现8字法效果最好。
很快,这一方法就在护士之中流传开来。利梅芬多次对护士进行培训,让全科护士迅速掌握这一方法,应用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的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得到患儿家属的齐声好评。后来,利梅芬凭借这一发明,获得钦州医学进步奖三等奖。
为提高婴幼儿桡动脉穿刺的精准度,她还发明了“十字定位法”,精准定位动脉位置,护士只需要经过多次练习,就能迅速掌握这一方法。
从业30多年来,利梅芬还有不少新方法运用到护理工作中,用她的话来说,遇到困难,就要知难而进,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工作才能有进步,才能跟上新时代的要求。
一路向前不止步
虽然已经不在一线从事护理工作,但谈到过去,她依然感触很多。“大家都知道,护士是很忙的,经常像陀螺一样团团转,没有休息时间,很难顾及家庭,我也没想到自己能坚守35年。”利梅芬说。
在其中,尤其是儿科的工作最难做,不仅工作繁琐,容易挨骂,而且上手时间长,作为护士长,还需要经常在场培养年轻护士。她说,在儿科工作20多年,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她能坚持下来,也感到非常自豪、快乐。
调任护理部综合科护士长后,利梅芬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一些科室她不熟悉,还要重新学习,甚至回到一线参与工作,以便日后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从去年开始,她与市二医院心脑血管疾病筛查工作组一起,天天下社区、走村镇,为群众现场检查,一天筛查的群众超过100人。
“我觉得自己精力还很充足,还能坚持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上,为更多患者服务。也希望人们对护士多一些理解和宽容,让护患关系更和谐。”利梅芬说。
35年不悔青春,一句“坚守”,一生付出,也许就够了。
18岁走上护理岗位,在乡镇卫生院服务群众近10年后,她来到市二医院,在儿科一待就是20多年。现在,退居二线的她,依然孜孜以求,不断学习和创新护理方法,在提升医院护理水平上尽心尽力。
她说,忙碌是常态,而创新,是新时期护理服务的新常态。
一线护理三十载
18岁正是青春年华,在那年,利梅芬走上了35年的护理之路。
“那时在钦州,乡镇卫生院条件比较差,而且缺护士,来到大垌镇卫生院工作时,只有我一个护士。”她说。
条件差到什么程度?“医用的棉签和胶带很紧缺,遇到特殊情况,只能买材料,自己动手包起来,灭菌后拿来用,要使用的胶布条也得自己从长长的大块胶布上一条条撕下来。”
环境艰苦,却磨砺了她。她一个人打理着全院的病房,照顾着所有患者,往往在白天忙碌一天后,还要在晚上被老医生叫醒去处理急诊病人,起床后用凉水洗把脸后,继续为患者服务。“但我觉得很充实,很珍惜自己的工作,也很快乐。”她说。
在乡镇工作的8年,很快就过去了,一次机会,她转到了市二医院,先后在内科、急诊科和儿科做护士。
在市二医院儿科刚刚起步的时候,利梅芬成为了儿科最早的护士(后升任护士长),并且一待就是20多年。期间,为了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更好服务于患儿,她一门心思钻研儿科护理的新方法、新技术,并应用到护理工作中,带领着年轻的儿科护理团队,创造着一个个骄人的成绩。
2010年的一天,一个10岁左右的患儿被紧急送到儿科病房,他全身红肿、脱皮、溃烂,病情十分危急,随时有生命危险。在医生的抢救下,患儿的病情暂时稳定,但护理却成了大问题。
“他皮肤溃烂很严重,睡觉、打针和换药都很困难,每次护理他,都需要花费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利梅芬说。为了给他打一针,利梅芬要用一层纱布护住他的皮肤,再固定针头,减少患儿的疼痛。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护理,患儿的新皮肤渐渐长了出来,病情也有明显好转,最终顺利出院。
由于工作出色,利梅芬被从护理一线调到护理部做管理工作,负责新生儿科、产房、ICU、手术室、急诊科等10多个特殊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一边培养着年轻护士,一边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学习护理技巧。“一转眼就35年了,我照顾过的患者不计其数,最开心的就是看到他们康复出院。现在,我的重心就是培养年轻护士,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她说。
创新技术不停歇
对儿科,利梅芬有很深的感情,也有很大的贡献。她发明的“输液固定护手垫”,在2006年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婴幼儿手足部静脉留置针8字形固定法”“婴幼儿桡动脉穿刺十字定位法”等儿科护理新方法,也荣获钦州医学奖励,并推广、沿用至今。
“护理水平的提高,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婴幼儿的护理在医学里是比较难的,特别是打针,很难找准血管,所以我一直在尝试新方法新技术。”利梅芬说。
在她发明“婴幼儿手足部静脉留置针8字形固定法”之前,因为患儿多动,护士给患儿打针,通常需要两个人相互协助,有时还得重复打针,浪费人力和材料。在静脉留置针逐渐应用起来后,如何固定也成问题。根据多年经验,利梅芬在工作之余,和其他护士一起琢磨研究,寻找最合适的固定方法,多次尝试后,终于发现8字法效果最好。
很快,这一方法就在护士之中流传开来。利梅芬多次对护士进行培训,让全科护士迅速掌握这一方法,应用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的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得到患儿家属的齐声好评。后来,利梅芬凭借这一发明,获得钦州医学进步奖三等奖。
为提高婴幼儿桡动脉穿刺的精准度,她还发明了“十字定位法”,精准定位动脉位置,护士只需要经过多次练习,就能迅速掌握这一方法。
从业30多年来,利梅芬还有不少新方法运用到护理工作中,用她的话来说,遇到困难,就要知难而进,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工作才能有进步,才能跟上新时代的要求。
一路向前不止步
虽然已经不在一线从事护理工作,但谈到过去,她依然感触很多。“大家都知道,护士是很忙的,经常像陀螺一样团团转,没有休息时间,很难顾及家庭,我也没想到自己能坚守35年。”利梅芬说。
在其中,尤其是儿科的工作最难做,不仅工作繁琐,容易挨骂,而且上手时间长,作为护士长,还需要经常在场培养年轻护士。她说,在儿科工作20多年,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她能坚持下来,也感到非常自豪、快乐。
调任护理部综合科护士长后,利梅芬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一些科室她不熟悉,还要重新学习,甚至回到一线参与工作,以便日后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从去年开始,她与市二医院心脑血管疾病筛查工作组一起,天天下社区、走村镇,为群众现场检查,一天筛查的群众超过100人。
“我觉得自己精力还很充足,还能坚持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上,为更多患者服务。也希望人们对护士多一些理解和宽容,让护患关系更和谐。”利梅芬说。
35年不悔青春,一句“坚守”,一生付出,也许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