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二医技术】重获新“声”!人工耳蜗植入术在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功开展
2022-11-08本文来源: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阅读次数:
近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功开展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术,让4岁的先天性耳聋患者小月(化名)重获新“声”。据悉,本例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在诊治先天性耳聋方面的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将为众多辖区内先天性耳聋患儿打开倾听美妙世界的大门。
▲ ABR/ECochG/VEMP测试报告
人工电子耳蜗是迄今为止开发的最成功的“神经假体”之一,可以为患有严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且传统助听器无效的患者提供人工听力,5岁前是孩子植入人工耳蜗的最佳时机,是听觉语言中枢发育最活跃的时期,如果错过最佳植入时期,即使能够听到声音,但语言的能力也会明显下降。
掌握这个治疗信息之后,小月的母亲立马搜集各家医院的诊疗信息和技术水平情况,最终,在多方比较之下,小月母亲最终选择在我院为小月施行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手术。
▲ 手术中
人工耳蜗植入小知识
人工耳蜗的作用和结构
人工耳蜗是一种植入耳蜗内的高科技电子装置,可帮助配戴助听器效果不好或者无效的重度、极重度听障患者重建听力。人工耳蜗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直接刺激耳蜗内的听神经纤维,并通过听神经传到大脑,从而使听障患者产生听觉。听障儿童植入人工耳蜗后,经过适当的听觉语言康复训练,可以听懂语言,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人工耳蜗包括两个主要部分:(1)体内部分:也称作植入体,通过手术植入体内; (2)体外部分:佩戴于体外。俗称“体外机”或“声音处理器”。体外部分负责接收声音,并将其变成按言语信息编码的电信号。体内装置负责接收此信号,并输送到听神经。体内组件包含一个植入体和一个电极序列(包括工作电极和参考电极)。植入体通过手术放置于耳后的颞骨表面,参考电极放在骨膜下,工作电极插入耳蜗内,电脉冲通过电极通道序列刺激神经,从而产生听觉。
适合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
听障儿童是否适合植入人工耳蜗,须由多学科专业人员(包括耳鼻喉科医生、听力师、听觉语言康复教师、儿童心理发育专家等)为其进行多方面的检查和评估,并和儿童家长一起决定。
依据2013年国内专家团队制订并广泛推行的《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对于语前聋听障患者,植入人工耳蜗需满足以下条件:
(1)植入年龄通常为12个月~6岁。植入年龄越小效果越佳,但要预防麻醉意外、失血过多、颞骨内外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目前不建议为6个月以下的患儿植入人工耳蜗,但脑膜炎导致的耳聋因面临耳蜗骨化的风险,建议在手术条件完备的情况下尽早手术。6岁以上的儿童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听力言语基础,自幼有助听器配戴史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史。
(2)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重度聋患儿配戴助听器3~6个月无效或者效果不理想者可植入人工耳蜗;极重度聋患儿可考虑直接植入人工耳蜗。
(3)无手术禁忌症。
(4)监护人或植入者本人对人工耳蜗植入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
(5)具备听觉言语康复教育的条件。
对于语后聋患者,可以放宽年龄限制,各年龄段均可考虑植入,其他条件同语前聋患者。
近年来,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不断探究开展专业领域新技术,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办公室:0777-2872755 护士站:0777-2872555
温丽慧
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研究生学历。广西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广西妇幼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广西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委员,广西医师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钦州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曾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学习,多次参加北京、天津等地培训学习。长期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科研工作,经验丰富,手术精湛。擅长鼻腔、鼻窦炎及良恶性肿瘤等疾病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离子手术治疗,喉部良恶性肿瘤及各种头颈部肿瘤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听力重建手术治疗;熟练掌握眩晕的诊断治疗。曾获广西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工作以来发表医学论文10多篇。
吕 忠
主任医师
王晓明
副主任医师
邓立波
副主任医师
韦廷佳
副主任医师
梁恒伟
副主任医师
于春春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