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新闻 >医院动态 >喜讯!我院郑智婷主任医师当选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眩晕/前庭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喜讯!我院郑智婷主任医师当选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眩晕/前庭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2023-05-30本文来源: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阅读次数:

2023年5月26日-28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眩晕/前庭医学分会在北京举行了第二届全国学术年会会议暨第二次全体委员大会。
本次大会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眩晕/前庭医学分会主办,大会汇聚了大批思维精深、医术精湛的国内专家学者,亦邀请到美国、韩国国际顶尖专家共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互通有无,内容涵盖眩晕专业各个领域,包括前庭基础医学、前庭神经科学、前庭眼科学、前庭影像学、前庭疾病精神心理学和前庭疾病药学等。
▲大会现场
 
会议同时增补了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眩晕/前庭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我院神经内科一区、眩晕中心主任郑智婷从全国眩晕领域专家中脱颖而出,有幸增选为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眩晕/前庭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任期为五年。
 

近年来,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眩晕/前庭疾病的诊治问题日益受到多学科医师和研究人员的关注。随着临床诊治工作的深入,如何进一步推进眩晕/前庭医学在临床诊治规范、基础研究、学科建设、继续教育及国际交流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迫在眉睫!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始终以问题为导向,高度重视眩晕患者的诊疗需求,着力于眩晕相关疾病诊治水平建设,在眩晕诊疗方面始终走在全市前列,2022年7月在全市率先开设了眩晕专科(眩晕中心),设立眩晕门诊、眩晕诊疗室、眩晕病房(神经内科一病区)和眩晕实验室,近3000名眩晕患者在我院经过眩晕规范化诊断及系统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3年,我院眩晕中心正式加入华南眩晕中心联盟,同时我院还是广西眩晕联盟成员单位。

 

▲郑智婷(右)与学会会长杨旭教授合影
 

本次我院郑智婷主任有幸增补当选成为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眩晕/前庭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标志着我院在眩晕相关诊疗技术水平已被业内权威认可,也意味着我院将与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眩晕/前庭医学分会广泛交流,加强学科建设,在临床诊疗、教育培训、科研等方面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眩晕诊疗合作与交流,从而促进我院神经内科眩晕的学术及技术进一步发展,加强我院眩晕诊疗技术与国内先进技术的融合,更好的服务于北部湾沿海地区的眩晕患者。实现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为健康中国、健康广西建设贡献二医力量。

 

专家介绍

 

郑智婷

主任医师

郑智婷,中共预备党员,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眩晕/前庭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头痛分会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常委,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先后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对脑血管病、眩晕、头痛、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有独到研究。科研项目16项,近年发表学术论文13篇,曾获钦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获广西适宜推广奖三等奖1项、钦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钦州市医学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科室简介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眩晕中心,是华南眩晕中心联盟理事单位,广西眩晕联盟成员单位。眩晕中心设立眩晕诊疗室、眩晕门诊、眩晕病房和眩晕实验室,配备丹麦国际听力前庭功能检查系统(VNG)、甩头试验仪(Vhit)、前庭诱发肌源电位(VEMP)、动态平衡仪(Motion Trak)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SRM-IV BPPV诊疗系统)等完善的国际先进诊疗设备,实现多样化的眩晕诊断及治疗手段,致力于推进眩晕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实现前庭系统检查全覆盖,形成眩晕的规范化诊疗体系。
眩晕中心成立的背景源于神经内科,神经内科成立于1997年,1996年在本地区率先开展了颅内血肿微创治疗脑出血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走在全国同级医院神经学科的发展前沿,2006年率先在北部湾地区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为本地区脑血管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领域,是广西沿海地区成立最早的神经内科专科,是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是钦州市心脑血管疾病诊治人才小高地,是钦州市脑卒中质控中心,钦州市重点专科。
眩晕中心门诊电话:0777-2876116,1号楼3楼
神内一区医生办公室电话:0777-2872754,1号楼16楼
神内一区护士站电话:0777-2872554
 
 
 

特色技术

 

1.眼震视图仪(VNG)

可以进行自发性眼震试验、凝视试验、扫视试验、跟踪试验、视动试验、静态位置试验、动态位置试验,视动性眼震试验,配合冷热刺激器可进行温度试验。临床常用于区分前庭外周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
 

 

2.甩头试验仪(Vhit)
由操作者随机快速甩动患者头部,并且通过摄像头记录眼球运动,从而进行分析甩头过程中,眼动与头动的速度关系(增益),以及是否出现代偿性眼震。使用Vhit设备也可以进行头脉冲抑制性试验(SHIMP),去评估患者前庭功能残余量,评估6个半规管功能,精确诊断前庭半规管高频功能。
 

 

3.前庭诱发肌源电位(VEMP)
可以进行cVEMP和oVMEP测试。两者区别是cVEMP通过声音刺激球囊,检测同侧胸锁乳突肌肌电的变化反应,从而评估球囊及前庭下神经通路的功能;oVEMP通过声音刺激椭圆囊,检测对侧眼下斜肌肌电的变化反应,从而评估椭圆囊及前庭上神经通路功能。
4.前庭功能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系统(SRM-IV BPPV诊疗系统)
SRM-IV BPPV诊疗系统针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设有专门的诊断、治疗方案,诊断准确率、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手法变位试验和手法耳石复位治疗。该系统主要有三大临床用途:(1)对BPPV进行诊断和复位治疗;(2)对水平半规管和垂直半规管功能进行检测;(3)用于前庭康复训练。该系统应用于临床可以使前庭功能检查更加系统化,并且实现了BPPV诊治的新突破。
5.平衡功能评估:Motion-Trak动态平衡仪
眩晕患者常伴有跌倒的风险,防范跌倒对于这些病人来说依然至关重要,可以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躯体平衡功能每天都发挥着保证人们日常活动安全的作用,及时发现躯体平衡障碍的风险因素,及时进行躯体平衡康复是防跌倒的有效防御机制。Motion-Trak动态平衡仪评估患者:(1)是否有跌倒风险;(2)平衡障碍的程度;(3)可能是哪些系统的问题;(4)主要累及的部位。评估涉及到前庭觉、本体觉和视觉等,根据这些信息提供进一步的检查和康复方案。

核发 | 吴天俊
审核 |  郑智婷
 | 韦瑞文
图 | 郑智婷

编辑 | 周   期